"It's like I'm going back to reality...." 我說。
"That sounds so dramatic...." 他回答。
It is dramatic. Isn't it?
所以下了飛機淚水就滑滿了臉龐。
"It's like I'm going back to reality...." 我說。
"That sounds so dramatic...." 他回答。
It is dramatic. Isn't it?
所以下了飛機淚水就滑滿了臉龐。
星期四中午蓉姐找吃飯,我提著行李赴約。她問:「大包小包是要去哪?」「去墾丁潛水啊...等一下就直接去坐高鐵。」我說。「會不會太有行動力啊?」也難怪她驚訝,明明前一天才結束工作。「對於玩我最有行動力了。」我笑說。
這個假期來得倉促,來不及規劃出國旅行。我想起一直想學潛水,在批踼踼隨意地看了一下reviews,就決定是台灣潛水了。我很懶惰,而且很多事情試了才知道,私底下的事我不會執著於一定要蒐集充份的資訊或謹慎地評估比較,總是可以隨性而迅速地決定。「記得帶泳衣。」電話聯絡時他們這麼提醒我。「可是我只有比基尼....」我囁嚅著。「那更好!」電話那一頭這麼回答。我大笑,迫不及待奔向大海的懷抱。
我上的是PADI初級潛水員課程,包含兩天的岸潛和一天的船潛。岸潛真的是在上課。該如何報答琦恩教練認真細心的教學?所以我很認真地學著關於潛水的一切(自以為)。我從來不是林黛玉型弱不禁風的女生,對自己的體力也很有信心,每天還是累得早早就上床睡覺。星期五抵達的珮筠、Jessica和哲逸晚上去逛墾丁街,隔天另一個教練問我:「昨天晚上你跑去哪了?我們還以為你不見了,顧問緊張得很。」我知道他在逗我,笑著說:「睡著啦...還能去哪呢?」明明才潛一支氣瓶就累成這樣,但我一向很愛累的感覺,愈累愈好(被虐狂)。
珮筠問我怎麼會想潛水?說真的在這之前我沒想過這個問題,我說:「世界上好玩的事情太多啦,總覺得不都試試太可惜。」在水面以上的世界,呼吸是如此稀鬆平常的一件事,在水面之下卻變成一件必須努力學習控制的技能,我覺得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如果不是因為潛水,我可能永遠也不會意識到這件事。學會放心地依賴二級頭在水面下呼吸,就已經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更別提克服耳壓後下潛看到的美麗世界,帶給我的滿滿感動。是我太容易滿足,還是潛水太令人心醉神迷?我想是後者。
沒錯,這是一篇推薦文。我很懶得寫遊記。我以為到過許多地方,看過許多體驗過許多,已經很難被滿足,但是你們還是遠遠超乎我的期待。我一直很想表現得勇敢毫不畏懼,但有時分不清到底是在逞強還是真的不害怕。可是琦恩教練真的讓我很安心,這不就是探索一個未知世界時最需要的安定力量嗎?所以即使面對僅僅二米的能見度,我也完全不緊張。也許是犯職業病,又或許是琦恩太令我驚訝,我總是忍不住用工作的標準看琦恩完美的簡報技巧,和許多創新的經營理念。嵐嵐無懈可擊的簡報製作和影片剪接,更為我們的旅程課程添加許多繽紛色彩和畫下完美句點。
船潛真的很棒,棒得我不知該如何形容,推薦想學潛水的大家一定要試試。每增加一支氣瓶,控制力和穩定度也增加一些;看到的美麗多了一些,眼界開了一些,感受也多了一些,開心--滿溢。
我一直說旅行中最美的風景是人。真的好喜歡這裡的人們。也許大家都是因為喜歡戶外運動才聚集在這裡,所以份外契合。太習慣都市的距離和冷漠,但是沒有花太久的時間適應墾丁的直接和熱情,應該是因為素顏黑眼圈還一直被稱讚是辣妹太開心的關係(thanks to my bikini!)。大家知道我一個人從台北來都很驚訝,是因為和柔弱的外表(太嬌小)反差太大的緣故嗎?謝謝你們的貼心和呵護備至,你們不經意卻完美地營造出的熱情氛圍,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讓我覺得又有力量抵擋台北的下一個寒流。
有一天,我媽打電話給我。
媽:「你朋友從北京寄明信片給你耶!」
我:「嗯?那是一年前的我寄給我自己的啦!」
媽:「真的?我就想你朋友的字怎麼跟你那麼像?」(瘋狂大笑)
我:「你連你女兒的字都不認得........」
在北京首都機場等著要飛香港時,因為堅持要寄出明信片而差點趕不上飛機,為我的旅行耍笨事蹟又添一椿(被加拿大色老頭以為是印尼人則是另類奇遇)。所以在香港要轉機台北的時候,我早早就乖乖在登機門等候,也因此才有這些遊記的產出。可謂近年我寫得最詳細的遊記,哈哈哈...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別人的遊記是什麼感覺,我自己是.....沒什麼感覺。也逕自覺得自己的遊記別人看來應該也不會有什麼深刻感受,所以寫遊記全憑自己開心,對想要作功課的觀眾們可能沒什麼幫助,還請大家(其實根本也沒什麼人在看)多多海涵。因為總是不認真作功課,所以每到一個新地方總是陌生的、不安的、慌亂的。剛開始連地鐵上的廣告都覺得新奇,到後來開始熟悉這個城市的脈動和呼吸,也漸漸融入其中的生活,這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
北京之旅很不一樣,該是因為Cactus(也許她那本詳盡的旅遊書也功不可沒)。她第一次一個人旅行,來到北京。Joe的活潑同步化了我們三人的旅行軌跡。她離開後我享受著Cactus的陪伴。雖然仍維持一貫的淡然,但回台灣後給她的e-mail寫著:「好久沒碰到這麼合拍的旅伴了!」
旅途中我曾對她說:「我們兩人的旅行團是一個不吃飯的團。」白天總是以乾糧或麵包果腹,拼命地、忙碌地玩,到了晚上就用大餐犒賞自己。想起爬完長城的那晚,她在浩大商場中終於發現便宜坊烤鴨的蹤跡,因為太過飢餓飛奔而去的背影,仍會讓我會心一笑。臨上飛機那天本來想放棄潘家園的行程,也是因為她雀躍的興致讓那個早晨變得精釆。要不是她,我仍會提起興致地一個人去老舍茶館,看到那麼精釆的表演嗎?可能會忘記自己曾那麼想要滑雪吧!
我們都愛玩,以致於不知道辛苦是什麼滋味。
上長城的照片每張都是我幫她俯拍的,說明她一直落後。想來在香港生活也是沒什麼運動,卻不曾抱怨喊累。到塔樓後氣喘噓噓一陣後就堅持繼續走,問她:「不多休息一會兒嗎?」我可是在上面休息一陣了,我想貼心的她是不想拖累我的腳步吧。我們聊娛樂圈、聊生活。她愛拍照的程度在我的容忍範圍內。普通話說得不好,但有時仍妙語如珠地令我開懷大笑,讓我愈來愈愛天秤座女孩了。
跨年那天打的回hostel,覺得司機好像在繞路,我怒不可遏,跟司機吵了起來:「你們是可以投訴的是吧?等我回去問看看旅社,如果這個車錢不合理,我就打電話投訴你!」明明普通話說不好,她也幫腔加入戰局。兩個女生完全沒有半夜坐計程車該有的人身安全的自覺。
原來一個好旅伴可以讓一段旅程增色那麼多!我們還會再見面的吧?第一次對旅行中遇到的人這麼期待著。
簡述一下行程。
Day1
香港大霧導致班機延誤近三個小時,所以第一天一直在坐飛機和迷路。在hostel(麗舍, a lovely place)放下行李後在隔壁餐館吃了驢肉麵,其實跟牛肉味道差不多。
Day2
故宮-王府井
在王府井看到ZARA讓我一直murmur:「為什麼?為什麼北京有ZARA,台北沒有?」
Day3
坐敞蓬人力車遊後海荷花市場(酒吧街)-南鑼鼓巷-798藝文特區
有一星期的年假。最近有很多煩心的事,很忙。剛好碰上聖誕假期的緣故嗎?溫暖的地方都買不到機票了。原本還掙扎著要不要飛北京,歆蕊丟了句:「留下來事情也不見得會有多大進展。這麼不乾脆,真不像你。」(我真的非常喜歡聽她描述著我是什麼樣的人)剩下一個星期就該出發,我訂了機票,請了假,付了錢,一個早上完成。
為什麼是北京?Well...在越南旅行時碰到一個在北京學中文的以色列女孩Adidas(這真的是她的名字!),知道我在紐約讀過書。當我問起北京時,她說, "It's just like New York. You don't really get what and how it is just spending one or two weeks." Is that really? 我一直很好奇。其他想去的地方又都訂不到機票了。另一個原因是袁泉唱了「北京的Long Stay」,我一直很喜歡這首歌。
這麼認真地為自己的目的地找理由好像很愚蠢,應該是因為每次都會被問為什麼,害我也認真地思索著原因。可是一定要有為什麼嗎?反正我就是想去看看啊......
出發前我告訴淑薇:「最近太忙,家亂得跟鬼屋一樣,要是這趟旅程有個什麼意外,真不知事後進到這房子的人作何感想?」所以即使忙得無睱打包行李,上飛機前一天我仍忙著大掃除,真是瘋了!
我看著那些在台灣鮮少派上用場的禦寒衣物:綠色羽絨衣、紅色手套、粉紅色毛帽、千島紋圍巾(I refused to bring the red one!)。心想:「註定到北京當棵聖誕樹了。」誰知北京還是凍得我生氣全無,直到第三天去秀水街買了雙毛毛靴,才恢復好動性格。但是零下1-11度的低溫還是讓人很不舒服。後來我認真覺得在北京就這麼一直素顏頹廢下去也無所謂,反正總是只露出一雙眼睛的狀態。
親愛的,
我一直覺得,能收到旅行中的朋友寄來的明信片,是最甜蜜的事情之一。因為那代表著他在旅途中思念著(或至少曾想起)你。沒收過明信片,只是寄過幾張,沒有機會知道那收到明信片的喜悅是否真切深刻。
我還記得上次去找Vincent,看到靜置在他案頭的我從雲南寄出的明信片。讀著那內容,我早已記憶模糊,只是那小孩子般的筆跡是出自我手、無法抵賴的證據。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也許待時光飛逝,我再度拜訪這些朋友時,看看這些我寄出的明信片,還能複習著自己在那次旅行中的感動,好像也挺浪漫。
今年的農曆新年在越南度過(是的,我爸媽很怒)。這次旅途仍有許多感動,我把滿溢的思念和感受寫在特地為了越南行買的sketchbook,還有給你的明信片。這些明信片補捉了我的感性、想要與你分享的衝動。也許在下一秒鐘我就會後悔,不想對不知情的你揭露我的情感,也不確定你是否會有我所預期的驚喜和感動。但郵筒投遞口總是能適時吞噬我的猶豫不決和想太多,傳達我偶一為之的浪漫行徑和年少輕狂。
有許多關於明信片的事我十分喜歡。包括在明信片上曾經溫熱的手的溫度,和鮮少動筆寫字的手的颤抖。無視於明信片一覽無遺的特性,我仍任性留下我內心深層的感動和想對你說的話語。它輾轉在幾個國家留下蹤跡,不知是經過了那些交通工具遞交到你的手中?幾個郵戳讓人勉強拼湊它旅行的歷程,卻無法預測在什麼時候會抵達終點。誠如我對書本的態度,我喜歡買新書,然後讓我的翻閱使它陳舊;我不介意我所挑選的美麗明信片送到你手時已折損斑駁,因為這是明信片之所以為明信片。
你是否也會像我一樣珍惜這旅行的痕跡?
在西岸積欠的遊記還未完成,我又踏上South Florida的海灘。從來沒有一次旅行讓我如此身心俱疲,整個人都被掏空似的,恍恍惚惚,思緒混亂,完全失去信心。
也許這次的遊記永遠不會完成。
1月29日從西岸回來也超過一個星期了吧,可是卻一直沒有心情寫遊記。存起電腦裡的照片突然全毀,沒有太多情緒(好吧,我承認不用上傳照片讓我覺得鬆了口氣)。只覺得有點可惜,這次拍了些比想像中還棒的照片說,也沒有辦法再用那些照片回憶自己這三個星期作了些什麼。
我一直說這次的西岸之旅沒有太多的驚喜,沒想到發生的事、去過的地方,還是讓我怎麼寫都寫不完。
我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旅行方式。來自東京的美少年吉他手Kei只要能在YH裡彈著吉他認識新朋友練習英文就很開心。美麗的巴西女生Patricia喜歡逛街,才剛認識便向我打聽Shopping Mall的所在地。有一身健康膚色的義大利女生把旅行當成生活,因為義大利的生活費用太高,在各地旅行反而能存更多錢。從大阪到Portland交換學生的Tomoko不急著瀏覽舊金山的一切,每天聽著我又去了什麼地方冒險。在雨崩村碰到的廣東男生說他的旅行是沒有預算沒有行程沒有歸期的,反正錢花完了再回去;他可以和鮮少洗澡的藏人一起住在藏包裡,再跟我們分享因為臭味和飛蟲而難以入眠的經驗。西安姑娘夢澤可以忍受即使汗流浹背但數天不能洗澡的痛苦,回到文明生活悉心打扮的她會讓你不敢相信你自己的眼睛。當然大多數的人無法一個人旅行;也許有足夠的預算,卻沒有充裕的時間,所以只能走馬看花,如果旅行團能安排好一切最是完美。
8/6 瀘沽湖 陰天
雖然是剛才從虎跳峽回來,但我和丹丹迫不及待地就決定隔天前往瀘沽湖。我住的客棧(Mama's Naxi Guesthouse)的媽媽說,路坍方了,去不成,之前買了車票的人也都退了錢了。但神奇的是丹丹還是找到了司機,據說據說,坍方已經排除了。
在雲南旅行有很多時候是跟陌生人一起坐麵包車。通常人數不夠時,司機會招攬散客,總是希望能多賺一個人的車費。這天也不例外,司機的車在麗江古城停車場停著,久久不出發,冀望著其他客棧的老闆能為他多招攬一些客人。同行的乘客是兩對夫妻和一個小朋友,據說是來自北京和廣州,應該是友人一同出遊。其中一位體形稍稍壯碩的大叔等得不耐煩了,發了好大一頓脾氣。一會兒說是要出高價包下整台車,要我和丹丹都可以下車了;一會兒又威脅著司機,再不開車,他們一行五個人都要下車了。雖然我對雲南旅遊的怪象有時也有點感冒,但對這位中年男子的行徑也不敢苟同。
也許說話大聲點還是有用處的吧,司機終於開了車。中年大叔這會兒又變了嘴臉,和司機友好了起來;但有趣的是,開到一半,還是碰上坍方。原來坍方根本還沒移除,我們硬生生在車上待了一兩個小時,才順利通行。不知道那位大叔會不會覺得很悶:「剛剛氣得差點高血壓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會兒還不是得等?」不過看來中年男子終究是很隨遇而安的,他還是很悠閒地抽著煙。
8/4 虎跳峽 大太陽
其實這次的雲南之旅,我是事先沒有任何計劃的。沒有排行程,更別說事先訂旅館。這是自助旅行的有趣之處。我在路上碰到來自各地的人,聽著他們的旅行足跡,慢慢對雲南的一切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開始對一些地方產生憧憬。很多時候甚至就跟這些朋友們一起旅行,每天的行程都是如此地充實緊湊。我彷彿,養成了過動兒性格。
雨崩和虎跳峽是我決定非去不可的地方。我一直跟朋友說,如果能順利地遊歷這兩個地方,感覺就像是完成了這次旅行的使命,如釋重負。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其實我從來不懷疑自己的體力和行動力,只是現在是雲南的雨季,到處都是坍方落石,前往各大景點的公路路況都很差,我很擔心這樣耗費體力又危險的地方,會找不到任何的旅伴同行;或者路況太差,想去都去不成。「別擔心啦,中國大陸到處都是人,不用怕找不到旅伴。」酈珺這麼說。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據說tigher leaping goerge是lonely planet推薦必去之處,所以有興趣的外國旅客多如過江之鯽。我隨行的夥伴除了丹丹之外,還有個實際的德國人Daniel。不知道是不是在中國旅行的受騙經驗太多,他甚至有時懷疑會說中文的我,會聯合其他中國人坑他的錢。後來只要碰到要收門票的地方,我都會事先給他個heads-up,免得又被懷疑。
7/30 德欽飛來寺 雨
連著趕路,從大理到了香格里拉,再從香格里拉到了飛來寺,這天早上準備前往西當溫泉,出發到雨崩村一探梅里雪山。卻聽說路坍方了,去不了;但也有人說坍方排除了,眾說紛芸。不死心的我們攔了個正開往西當溫泉方向的師傅;都來到這兒了,還特地在香格里拉添購了禦寒防水衣褲,就這麼得打道回府真叫人難以接受。一路上路況果然不大好,大大小小的落石散落途中,彷彿一個不小心,就要發生意外,好像在錄製旅遊生活頻道的「勇闖天涯」。只能相信司機的技術了,我樂觀地想著。
進雨崩村的路真的很難很難走,到啞口之前三四個小時的路程都是上坡,一路上不停有下山的人為我們加油。「哈哈,過幾天就換我們對別人說加油了。」我苦中作樂的開著玩笑。
7/24 昆明 雨
昆明果然是雲南的省會。像其他的大城市一樣,有著高聳入雲的大廈和打扮入時的人(當然還是沒有台北人fashion)。提著笨重的行李還是堅持坐公車,卻跌了一跤。伸出手想扶我一把的路人讓我相信雲南人的善良(還是我太容易相信人的壞毛病又發作?Let's see. )
僅管在YH大家出出入入讓我夜不成眠,但是對雲南和一個人旅行的第一印象,很好。
7/25 大理 雨
也許只是因為經前症候群總是讓我變得多愁善感和意志薄弱。但是我現在真的就是心情好差好難過。前天一個人準備要繼續去蘇州玩耍的時候,在上海火車站被偷了錢包,損失不多,大概600塊人民幣而已,護照和台胞證也都還在。但是提款卡和信用卡也一併被偷走了,代價是要再繳出信用卡的報失手續費;最令人為之氣結的是,提款卡的口頭報失期限只有5天,正式報失必須要持台胞證回到昆明辦理,因為是在昆明開的戶。想要領出戶口裡剩下的1600多塊人民幣,還必須帶著存褶回到雲南省;或是正式報失後申請補發新卡。現在人在上海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遊興也蕩然無存。
最糟的是來到上海後我才發現,原來要候補8月份的機位回紐約竟是如此的困難。航空公司說目前最早確定有空位的時間是9月中,可是我9/6就要開學了,還得早點回紐約適應時差和搬家。更別提尹齡和友齡也即將在9/7返台。雖然很焦慮,但是除了只能等待候補機位,似乎什麼也不能做,深深的無力感油然而生。
終於忍不住打電話回家,免不了又是被唸一頓。若是爸媽發現其實我之前一個人在雲南待了3個禮拜,可能會更為震怒吧!原本以為這次的旅行,我一個人能處理得很好,想不到還是讓他們擔心了。
Lun Family
7/8我們在Kharkhorin的傳統市集買了羊肉和蔬果後,前往拜訪Lun family,這個家庭由爺爺、爸爸媽媽、一個兒子及兩個小女兒組成。他們擁有牛、羊、馬及兩個蒙古包,其中一個較乾淨美麗,還有小耳朵、電視、DVD player等設備;另一個看起來是專門作為廚房,他們就在這裡為我們烹調我們帶來的食物。雖然稱作是款待貴賓的大餐,作法卻十分地簡單:先將洋蔥、馬鈴薯、胡蘿蔔等丟入熬煮,甚至不須削皮,只是簡單清洗,再將羊肉切成大塊放入,燉煮熟透後,將羊肉和蔬果撈出後分開食用,也沒有所謂的筷子或叉子,大家就是用刀子割了羊肉後,直接手抓起來就吃。如果你要問我好不好吃的話,我只能說稱不上美味,但別具特色,燉煮後的蔬果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鮮甜。
在等待羊肉燉煮的同時,由於語言不通,我們一直不知道怎麼拉近與這個蒙古家庭的距離;守衡拿出飛盤企圖破冰,反應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地好,他們不僅充滿好奇跟興趣,而且還十分地上手。這天晚上,可能因為guesthouse行程安排上的疏失,竟有另一組外國夫婦要入住這個蒙古家庭。我們只好在附近的河岸露營,終於實現了守衡的夢想。
白湖
Tsetserleq到白湖大約6~7小時的車程是不好走的,也因此我們的麵包車第一次爆胎,大家卻異常地興奮,Anu還說我們怎麼對爆胎比對博物館還有興趣。終究是到了白湖,這是此次旅行的重頭戲,守衡很希望在美麗的白湖畔實現他露營的夢想,但夢想終於是不敵蚊子大軍的攻勢,這一夜又是在像民宿經營的蒙古包中渡過;後來入夜後蚊子銳減,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適合露營。蒙古的夏季,太陽很晚才下山,幾乎到了11、12點才會天黑,我們也幾乎每天都是一天當兩天玩。所以即使到了白湖已經10點多了,守衡還是要Comba載我們去看白湖附近的一個Ovoo,Ovoo本身的特別僅在於外圍以竹竿圍起,Comba告訴我們Ovoo距我們落腳的地方還有一點距離,但我們堅持根據旅遊書上的地圖,Ovoo根本就近在咫尺。事實證明薑是老的辣,Ovoo不僅有些遙遠,而且路途險峻,隨著天色愈來愈黑,我們都害怕了起來,但Comba和Anu卻不想回頭了,也許冥冥之中,有Ovoo的保佑,我們終究到達目的地,也安全地回到民宿。
7/5在白湖。我們租了馬前往火山口,一開始我的馬不知是好強還是易受影響,看到守衡的馬跑了起來,竟然也逕自狂奔了起來,嚇得我魂飛魄散,我十分慶幸沒有墜馬,才能享受後來的騎馬樂趣。白湖本身是個火口湖,附近還有許多火山地形,如火山岩洞、冰穴、黃狗地獄等等。我們在火山口還看到了巫醫,但感覺她是在進行某種祈福的儀式而非治病。我們騎馬遊歷這些景點,但我已分不清究竟這些景點是重點,還是騎馬是重點?得心應手之後,享受奔馳的快感是很開心的,即使回到旅館後發現自己的屁股爛掉,還是不減我對騎馬的興趣。
7/6仍然在白湖。划獨木舟遊歷白湖,回程時導遊大哥讓男生們試著自己划回去,我們進行了一場划船大賽,很高興由本船的哈姆跟家祺獲勝。中午離開白湖後,決定前往離Kharkhorin不遠的Khujirt。Khujirt是個神奇的溫泉聖地,你一定覺得溫泉嘛,台灣到處都有,有什麼好神奇的?神奇的地方在於,這裡的溫泉旅館都像個小型的醫療中心,除了以溫泉來進行治療之外,還有針灸等服務;甚至還有醫生跟護士。由於路途遙遠,到達旅館的時候已經天黑了,我們還是經由一番折騰才check in,累得連洗澡都沒有力氣就睡著了。
Kharkhorin哈爾和林
7/2在領隊的堅持下,我們狂操Comba 8、9個小時來到Kharkhorin。這是西元1220年,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首都,我相信它必然盛極一時,然而今日卻只剩下凋零和沒落。這一夜是我第一次住在蒙古包內,我們還欣賞了傳說中的Khoomi。所謂的Khoomi,蒙古獨特的歌唱方式;歌者可以利用喉嚨、胸腔或腹腔的共鳴,唱出多至四個音部的和音;輔以馬頭琴或古箏伴奏,這草原民族的傳統音樂,除了令人驚訝,更令人感動,遠比時下蒙古的流行音樂,要來得有感染力,要來得有文化性。另外,還有令我很興奮的軟骨功表演。為什麼令我很興奮呢?因為軟骨功跟我正在學的瑜珈實在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作為一個可以表演的節目,軟骨功的難度還是高得多了。
住蒙古包的新鮮有趣的,但其實並不舒適,蒙古的天氣早晚溫差是很大的,蒙古包內通常有火爐以因應夜晚和凌晨的寒冷,但不管是住民宿或是蒙古包渡假村,幾乎不用奢望會有人依約在凌晨來為你添加柴火,因此住蒙古包的日子,我每天都是被冷醒的。另一件不方便的事是上廁所,在蒙古,沖水的廁所少之又少;很多時候都是沒有門的廁所,有時甚至連廁所都沒有。碰上一望無際的草原,你得走個老遠才能確保上廁所不會被看到,對女生來說是滿不方便的。洗澡在城市以外的地方也不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民宿的蒙古包通常都沒有淋浴的設備,但可以多付一些錢到附件的渡假村借浴室一用。
7/3在Kharkhorin內的Erdene Zuu Khiid參觀。建於1586年,是蒙古最早的喇嘛廟,全盛時期內部有64座廟宇,上千名喇嘛。經過1930年代的宗教迫害後,如今只剩下三間主廟,廟裡分別供奉著釋迦牟尼少年、中年、老年時的佛像。附近還有烏龜石跟紀念碑,還可以好好享受在路邊攤尋寶以及跟小販殺價的樂趣。紀念碑三面分別是蒙古帝國不同時期的版圖;因為位於高處,可以俯瞰鄂爾渾河河谷和哈爾和林,風景很讚。
序幕—Ulaan Baatar烏蘭巴托
當守衡叫我問看看有沒有同事想去蒙古時,我自己反而莫名地興起了濃厚的興趣。對蒙古這個國家原本其實沒有太多的了解和嚮往,但是「人的一生之中,能有幾次機會碰到有同伴一起去蒙古呢?」這樣的想法,讓一向缺乏行動力的我,完成了這次的旅行。
剛到烏蘭巴托時,是覺得滑稽而有趣的的。Guest house的老闆開車來接我們,放的音樂是極度西化的Rap,讓我突然有一種不知置身何處的感覺,腦中浮現一個肌肉男在唱嘻哈的畫面。烏蘭巴托不像蒙古,或者說,不像我想像中的蒙古;全世界的大城市,除了建築和人,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吧。